Translate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矛與盾的力量融合

衝突起因於對立的矛與盾矛盾在哪裡呢

法國人說出兩個很多台灣人無視的重點!!
「不管這個協議的好處與弊處在哪裡,我只是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一個國家對別的國家開放國內80%的商業行為?」
「商業與基礎建設生產,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汰除掉進出口貿易行為與技術共享之外,我實在不懂,這個80%的帳面數字為什麼會有執政者敢這樣開放?」
『因為兩方的執政者都不覺得雙方是不同的國家啊。』
如果真的是同一個國家--買賣東西為什麼需要簽合約?想去哪裡做生意就去哪裡不是嗎?
http://ck101.com/thread-2946634-1-1.html

台灣定位的矛盾
我以前在洽談外商聯盟時聊到中國市場就是聊出這個的矛盾! 如果台灣內部一直不對自己有定調與自信時, 因為這個矛盾產生的行為衝突會一直發生!! 別誤會, 我沒有要鼓吹任一理念的正當合理性!! 到底台灣是怎樣定位自己的?   現在不論台灣自許是一個國家或是超現實的中華民國都沒辦法贏得共同的信念支持, 那麼我們還可以定位成什麼身分最近幾年, 台灣各縣市政府出現一個現象, 那就是各縣市分別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單一城市結盟  換句話說可不可以擴大這種城市邦聯政治形態的思維城市外交城市締約城市法人投資模式……? 這樣讓城市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分享在城市法人名義下的共同利益?這麼一來,這城市居民成為類似股東身分,政府也可以因此收到稅,而不用擔心開放對外投資課稅的問題。我沒有結論,我只是看見這裡似乎有各新生的宇宙,要怎麼去顯化它仍然有許多要面對與討論研究的。

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的矛盾
當年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台灣的商人算是神通廣大了, 台商在沒有國家政府的支持下, 也是創造了很輝煌的貿易盈餘!  1980年代開始, 台灣政府輔導以電腦電子科學園區為主導的經濟. 有創造了另一個奇蹟 20年後, 全球開始建立區域市場區隔, 企業才漸漸與政黨綁在一起!  同時全球化經濟發展既帶來好處,但同時激起一種被併吞的生存恐懼。 以美國為首的消耗他國物資策略也在這時助長了區域經濟結盟合約的產生,這樣的保護主義心態下的經濟結構,迫使企業與政黨必須綁在一起,於是各國各企業間的結盟合併於焉產生,而韓國企業與政治的結合在亞洲區算是最明顯的例子。 演變至今,如果沒有簽訂這些市場契約就會被邊緣化,成本無形中增加,就價格方面的競爭性而言是落後的。  而有些企業如取得代理權就好像接上財源活水一樣,科技業若不是受成本的競爭所逼就是受研發專利挾持,因此各國間常上演的危機與抗爭,或是反政府的現象就因為這些法令與政黨的箝制下經常上演!  這背後就是因為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的矛盾心態,這是兩股對立的能量,這兩股能量的融合與平衡就是當下的課題。

現在情況是,不管簽不簽服貿契約,都會有困境發生。  現在也確實無論如和台灣都被邊緣化了,有來自內在的矛盾原因,也有來自市場外在的因素影響。如果, 怎麼追趕這些區域經濟契約都簽不完,那就現有資源,是否企業可以在地化投資,這無形的經濟擴張,從有形的邊界擴展到無形的邊界去,在這方面新加坡是做的最好的,因此地理上的一個小島國家可以年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盈餘分派給全新加坡國民。  

內在價值的提升
這次學運,讓普遍的台灣人注意到這項議題,並更深入的去發現存於我們內在的許多矛盾,這是我對這個學運肯定的地方,雖然抗議的方式與過程是確實有可爭議的部分。 這些矛盾讓我們看見我們需要更嚴肅的看待自我的價值,更正面與全面的去規劃未來。 存在的價值可以僅僅是在經歷的每一件事上做好它;一個山上的製作小提琴的幸福村,一個縱橫各國代工的企業體,一個迎接外來旅客的的海關官員,一個有理想的融合學校,一個用紙板創造模型的創意青年,一個賣小籠包的 ……,任何一個生存形態都可以創造奇蹟的,重點是用心的做好它,價值就出現了。 買賣可以是有形的物質, 也可以是無形的知識創意與服務,而通常這樣的無形商品價值也不會單以成本來衡量定價了。

同時, 學校的教學可以更深入現實生活,這是更透徹的社會群體學習。讓學生對於市場生命的演變與關貿條約限制有更清楚的了解,對這些題目的說明、報告與評論都是一種言論表達與思辯的方式。 這過程中,國際觀增強,社會理想的思辨也會更清楚。 相關政府主事者,或在野黨也不再用 『應付』心態來做事。

在實踐民治民有民享的理想過程中,不管你選擇什麼角色,我們共同演了這一場抗議的戲碼。 希望我們因此發現內在更確信的價值、和諧與自信,再一次看見台灣演出世界的奇蹟!!

無限的祝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